IA050 清代乾隆景德鎮窯藍釉瓷窯變天球瓶

高35x23cm

景德鎮窯簡介

景德鎮窯是中國傳統窯爐之一,景德鎮窯系屬於宋代六大窯系之一。誕生於今江西省景德鎮,故稱景德鎮窯,實際上由數個窯口組成。景德鎮窯據記載,始燒於唐武德(618一626)間。依發現遺址以楊梅亭、石虎灣、黃泥頭最早,均為五代時期。

景德鎮窯自唐代起即燒製青瓷,至北宋時以燒製青白瓷為主。其瓷釉色白而略帶青色,這種白中泛青、青中見白的色釉,為景德鎮窯的新創。青白瓷以光素者居多,亦間有刻花者。北宋靖康之變後,宋室南遷,北方定窯的許多制瓷工匠也隨之南下,他們帶來了定窯瓷器製作技術,在景德鎮仿製定窯瓷器。

景德鎮原始青花瓷起始於唐宋,成熟青花瓷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温還原焰一次燒成。

元代時開始燒青花瓷、釉裏紅和其他品種,成爲全國的制瓷中心,同時還繼續燒製青白,所燒卵白釉器,色白微青,器內有“樞府”字號,人呼“樞府窯”。明代時景德鎮已成為瓷都,青花瓷大大發展起來,被稱為“國瓷”,同時還燒有釉上彩、鬥彩、五彩、素三彩和各種單色釉瓷。

清代時燒瓷技術大大提高,品種有青花三彩、粉彩、珐琅彩,還有各類象生瓷和仿玉石、木紋、漆、銅釉色等,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民國至今景德鎮窯仍造全國第一名窯。

玉壺春瓶的由來

關於「玉壺春瓶」的由來,許多說法指「玉壺春瓶」是一種酒瓶。唐代司空圖《詩品·典雅》中有「玉壺買春,賞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的句子,可以証明,標竿創意陶瓷科普公益網收藏的「某玉壺春瓶」,在瓶上有一「酒」字,也可以証明「玉壺春瓶」就是一種酒瓶。

「唐代銅質象首淨瓶」瓶高25.5公分、撇口細長頸、器身圓潤飽滿,瓶在側肩部出流,為一仰起的象首象鼻,是非常經典的淨瓶器形(註)。我發現將此件銅質淨瓶的瓶蓋取下,再旋轉瓶身,將瓶的象首象鼻迴避,此時一件「長頸瓶」,會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長頸瓶」的造形可以參閱:「北宋定窯划花蓮紋長頸瓶」台北故宮博物院館收藏。「遼代缸瓦窯三彩長頸瓶」標竿創意陶瓷科普公益網收藏。我們再將「長頸瓶」的高度縮一下,就會出現大名鼎鼎的「玉壺春瓶」。以上証明了「玉壺春瓶」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裏的淨水瓶演變而來。

玉壺春瓶基本的形制是撇口、細頸、垂腹、圈足。其造型上的獨特之處是:頸較細,頸部中央微微收束,頸部向下逐漸加寬過渡為杏圓狀,曲線變化圓緩,整体極為優美。玉壺春瓶也因為造形優美,由酒瓶變成室內裝飾,經宋、元、明、清、民國直至現代。

註:淨瓶又稱軍持,是古代高僧經常隨身攜帶的物品之一,用來盛水或盥洗,後來逐漸演變為宗教中的供奉器具,《大唐西域記》中有載:「捃稚迦,即澡瓶也。然則軍持之名,捃稚訛文,又省迦字。釋家以之洗手,古曰澡瓶,亦曰淨瓶」,明確闡述了淨瓶是一種生活實用器。

文:丁紹傑2022

相關連結:

古代瓷器常見的十種花瓶

陶瓷的造形與裝飾

中國陶瓷燒制清代民初時期簡介

中國陶瓷景德鎮窯簡介

中國藍釉瓷的由來與遊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