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030 清代德化窯白釉觀音菩薩立像
高46×19.5cm
佛教造像由來與特色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這句話是《金剛經》所說,意思是:凡是所有一切的「相」,都要將它當成是虛妄的,只要不去執著它,就會產生智慧。
佛陀弟子曾請佛陀開示,在「世尊入滅以後,將以何為師?」,佛陀告訴弟子「以戒為師」,並告誡弟子世間相一切皆是虛妄,不應執著於相,而當一心向道。
佛陀住世八十年後入滅(公元前544年)後,弟子們都遵從佛陀的教晦,避開偶像崇拜,不以人的造型來呈現他們所景仰的佛陀,而是以象徵的手法來表現佛陀的存在,例如:佛塔、佛陀的腳印、菩提樹下空著的座位、菩提樹以及法輪等,其中最盛行的是各地興建佛塔供奉佛陀的舍利,以表示對佛陀的敬意,結果印度出現了很多佛塔式建築物,此一時期被稱為「無佛像時代」。位於印度西、北地區的遊牧民族,感念佛陀不辭勞苦,搭乘牛車在草原上四處傳教,就以牛車的輪子像徵他們所景仰的佛陀,這另類的佛陀的腳印,個人認為這就是佛教「法輪」的由來。
佛陀入滅後,佛陀的教義遍布印度各地,其間弟子對於佛陀所說的教義和定下的戒律,存有不同的理解。到了西元五、六世紀,佛塔正前方漸漸的出現佛陀的立像,此後佛像才廣為人們接受,成為主要膜拜的對象。此後,佛像漸漸的產生並普及在禮拜堂中,另外遊牧民族將佛像放入小龕中供奉,這應該是此後「法輪」少人供奉,小佛龕盛行的原因。
印度佛教的造像風格,受地緣及傳播方向的影響,產生以下兩大類別:
一,西北印犍陀羅地區所造佛像,為配合佛教往西往上傳播,佛像採深目高鼻薄唇,波浪捲髮披肩,極具希臘人的相貌特徵,後人稱「犍陀羅式」佛像。
二,中印度秣菟羅地區所造佛像,為配合佛教往東往下傳播,佛像採方臉長耳,下巴圓潤,下唇寬厚,極具印度人的相貌特徵,後人稱「秣菟羅式」佛像。
佛教傳入中國,結合中國的文化風俗成為漢傳佛教,在造像風格上受印度佛教的影響,但漢傳佛像常見的敗筆,就是頭大身短,也就是「頭身比」不正確,但在遼代例外,遼代造像非常寫實,在製作上也非常精美。佛教傳入西藏,結合西藏的文化風俗成為藏傳佛教,藏傳佛像身体的腰部過細,何以如此並不清楚。佛教傳入大理地區,大理佛像的腰部也比較細,是不是表達佛陀日子過的很清苦,這需進一步的研究,但大理菩薩造像常伴有叢林野獸,非常具有當地的特色。
文:丁紹傑 2022/01/08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