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017 南宋龍泉窯青瓷佛教淨瓶吉字瓶
高25.5x11cm
灑淨與吉字瓶葫蘆尊的由來
佛教是公元前六世紀,由釋迦摩尼帶領弟子修行,教導弟子開悟道理,其輪迥之說形成宗教,主要流傳於亞洲各國。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其思想源於黃帝,以老莊思想為中心,復受儒家與佛教的影響。東漢順帝(西元125~144)時期,張陵倡導道教,尊奉老子為教主,從此道教逐漸形成。
佛教與道教在正式展開法會之前,都會有「灑淨」的儀式。灑淨,又稱「灑水」、「淨壇」,簡而言之,就是法會開壇前灑水淨壇的儀式,儀式進行的目的,在驅離邪靈淨化法會壇場,以禮迎接仙佛的降臨。
佛教與道教的「灑淨」儀式,各有傳統但大致相同,預先將乾淨的水,放入外部有宗教圖騰的容器,此一容器佛教稱為「閼伽供水器」,常見的有:佛鉢形、佛塔形、淨瓶形,最有名的就是南北朝時期的蓮花尊。道教是多神教按敬神容器上的圖騰,有羊形尊(羊是炎帝的圖騰)、熊形尊(熊是黃帝的圖騰)、鳳形尊、鷹形尊、神獸尊,以及唐代開始盛行的葫蘆尊。
儀式一開始是法師引領信徒,面對「淨水尊」誦唸「淨水咒」,禮畢後,法師會取出淨水倒入缽盂,接下來法師左手持缽盂,右手持柳枝,在法會壇場及四周灑水,法師是一面誦經,一面用柳枝沾缽盂中的淨水,進行用灑水淨壇。
唐代的道教法師會以榕樹枝替代柳枝,也會用發音近似「福祿」的「葫蘆尊」替代缽盂。因應道教採用「葫蘆尊」替代缽盂,北宋時期佛教法師將淨瓶的雙口改為單口,使外觀上近似「吉」字,稱之為「吉字瓶」,之後吉字瓶順應佛教的「灑淨儀軌」,將尺寸縮小以便手執,並為縮小後的吉字瓶,設置在基座上以示尊敬。
文:丁紹傑2023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