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10 北宋當陽峪窯白釉點彩梅瓶
高34.2x13cm
當陽峪窯簡介
當陽峪窯,宋代中國北方著名民間窯場。窯址位於河南省修武縣當陽村所在的當陽峪南嶺,因此按照地名命名為「當陽峪窯」,又名修武窯。當陽峪窯從唐代開始燒造瓷器,到北宋後期達到高峰,金代繼續繁榮,元代中期始漸衰落,是宋金時期我國北方大規模的民間窯場,和磁州窯類型窯系中成就最顯著者。該窯出產陶瓷種類繁多,是宋代全國風格最多變、造型裝飾手法最豐富、做工特別精細的窯場。其中的剔花瓷器在磁州窯同類產品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影響深遠。
當陽峪窯最有名氣的是絞胎瓷,北宋時,當陽峪窯繼承和發展了唐代鞏縣窯的絞胎傳統,將絞胎制瓷工藝發展到了頂峰,完成了由陶到瓷的歷史轉變。高溫燒造,胎質細密堅硬,釉色油潤光亮,幾乎不吸水,完全符合現代瓷的標準。而唐代絞胎與唐三彩一樣,基本上都是陶質的。當陽峪窯絞胎瓷的燒造成功,為中國陶瓷增加了一個新品種。
絞胎瓷的製作方法是用黑、白等多種不同顏色的胎泥相互交替糅合、摺疊、盤卷、切刮,經拉坯或模壓成型,再貼上、鑲嵌、拼接而成。這樣胚體上就出現兩色或多色相間的美麗圖案,再施以透明釉或黃、綠、棕、翠藍、三彩釉入窯燒成(也有先高溫素燒,施釉二次人窯燒成)。絞釉瓷幾乎是與絞胎瓷同時出現的。所謂絞釉瓷,絞的並不是釉,也不是絞的化妝土,而是“絞花”,是各種彩料的綜合運用。施彩方法不難想見,是運用各種特殊技巧,或藉助外力,使胎體在不同角度傾斜的狀態下,或在鏇轉運動中,使彩料形成絞花紋飾,具有流動韻律之美。常見品種有白釉黑絞花、翠藍釉黑絞花、三彩黑絞花、綠釉黑絞花、棕黃釉絞花等。
當陽峪窯除絞胎瓷之外,有名氣的陶瓷如下:
紅綠彩瓷、剔劃花瓷、剔劃花瓷,釉下白地繪黑花瓷、醬釉瓷、紫釉瓷、醬釉瓷、宋三彩瓷、鈞釉瓷。
文:標竿創意陶瓷社教公益網 整理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