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053 北宋湘湖窯白釉點褐彩羊形俑
高14x15cm
時代:北宋時期(公元960-1127年)
窯口:湘湖窯(今浙江紹興地區)
簡介:
1.尺寸與器形描述
本件高14公分、長約15公分,塑為蹲伏狀羊形,四足微收,臀部渾圓,頭部上仰,雙角上卷,造型簡約生動。整體中空輕巧,底部無釉,作平底燒成。
2.時代與窯口說明
本件為北宋時期湘湖窯作品,窯址位於今浙江上虞,屬越窯系分支。北宋中期以來,湘湖窯除日用青瓷外,亦燒製大量陪葬陶瓷動物俑,多施白釉並簡施彩點,具有地方性風格。
3.工藝特點(釉色、裝飾、結構)
通體施白釉,釉色泛米灰,釉面光潤潔淨,部分釉薄處露胎泛褐。眼、耳、角部施褐色點彩作裝飾,簡練有神。器表無刻劃紋線,強調造型輪廓與整體神態。
4.用途說明
此類動物俑多為陪葬明器,象徵牲畜隨葬,或作靈獸守靈用途。羊形俑在宋墓中常見,反映古人崇尚「六畜俱備」之喪葬觀念。
5.燒製程序
羊體以模印與手塑結合成形,乾燥後施白釉,再點褐彩裝飾,入窯高溫燒成。白釉含鐵微量,易呈灰白或泛褐,為湘湖窯常見特徵。
6.文化價值
本件形態樸拙,表現力強,為宋代民窯動物俑之代表。其形式與施釉兼具越窯系傳統與地方變異,展現北宋時期地方窯口陪葬器的藝術與實用意涵。
7.設計參考
造型簡約可愛,適合用於現代陶偶、文創小雕塑與動物造型設計參考,亦可延伸發展為文具座、香插或吉祥物系列設計元素。
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