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038 北宋當陽峪窯土黃釉絞胎蓋罐

高9×10.5cm

絞胎瓷的由來

所謂絞胎,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後相絞拉坯,製作成形,澆一層透明釉,燒製而成。

由於泥坯絞揉方式不同,紋理變化亦無窮,常見有:木紋、水紋,石紋或各種雲紋,也可加入切割、編織等技巧呈現出蓆編、菊花及羽毛等花紋。

絞胎瓷最早出現於唐朝,至宋朝當陽峪窯發揚光大,在北宋末年戰亂中技術開始沒落,失傳,至元代絞胎瓷工藝失傳。

絞胎瓷因用上不同的泥,燒製時容易因為不同的膨脹系數而爆烈,且工序繁複,成品率較低。

另: 壺罐缸的介紹

「壺、罐、缸」都是以陶瓷或其他材質製成的容器。「壺」是小口大腹、多有壺蓋,漢代與之前的朝代,壺沒有流(壺嘴),唐代的壺頸短流也短,宋代的壺流長而彎曲。壺通常用來盛裝酒漿、茶水或其他東西。如:水壺、酒壺、茶壺、鼻煙壺。

「罐」可以盛物、裝水或做烹調使用。造型特點是口徑大腹豐且深,脛部內收,大底足。多為直口,一般有蓋。如:糖罐、茶罐、藥罐。「缸」是一種圓形寬口、腹大底小,用途多完。如:米缸、水缸、魚缸。

文:標竿創意陶瓷社教公益網 整理

相關連結:

陶瓷的造形與裝飾

中國陶瓷燒制遼金宋代時期簡介

中國陶瓷當陽峪窯簡介

中國黃釉瓷器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