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003 北宋晚期越窯褐青瓷塑攀龍紋油燈
高16×14.5cm
時代:北宋時期(公元960-1127年)
窯口:越窯(今浙江省上虞、紹興一帶)
簡介:
1.尺寸與器形描述
本件高16公分,直徑14.5公分,燈盞上承油碟,下接平托盤與座圈。中心由立體龍形作為支柱,盤繞而上托起油碟,龍身蜿蜒,結構穩定,整體比例勻稱,動靜兼備。
2.時代與窯口說明
為北宋晚期(約11世紀)越窯系所製,應出自浙江上林湖周邊晚期支窯。該地區於宋代後期轉向立體塑貼與民俗圖像風格,具地方特色。
3.工藝特點(釉色、裝飾、結構)
通體施褐青釉,呈灰褐調,局部有釉薄露胎,胎質堅緻。中心龍形以模印與雕塑相結合,形成具裝飾性與承重功能的主結構,展現高超塑形技藝。
4.用途說明
本為古代室內照明用具,油碟盛油置燈芯燃點,底座接蠟油滴液。其龍形結構具象徵吉祥之意,可能兼具裝飾與祭祀用途。
5.燒製程序
先模塑龍形、製作油碟與托盤,再組合成型,低溫陰乾後通體施釉,入還原氣氛龍窯高溫燒製,燒成溫度約介於1180–1230°C。
6.文化價值
此類攀龍造型在宋代越窯系中罕見,融合裝飾與功能於一體,為龍形塑像應用於日用品中的代表作,反映當時民間對龍紋吉祥與實用精神的兼顧。
7.設計參考
本器結構可啟發現代陶藝中具象雕塑與功能性容器結合之設計,特別適合燈具、擺件與雕塑基座類型的創作參考。
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