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001 北宋越窯青瓷刻蓮花紋花口瓶

高21×16.5cm

時代:北宋時期(公元960-1127年)

窯口:越窯(今浙江省上虞、紹興一帶)

簡介:

1.尺寸與器形描述
本器通高21公分,腹最大徑約16.5公分。器形侈口呈六瓣花狀,短頸外撇,肩圓腹豐,下承圈足,整體比例穩重秀雅,花口造型添增裝飾趣味,具有視覺辨識度。

2.時代與窯口說明
本品為北宋時期越窯產品,約製於11世紀。越窯為中國最早成熟的青瓷窯系之一,自東漢起燒,至唐宋達至高峰,北宋時期作品胎釉精良,刻花裝飾尤為突出。

3.工藝特點(釉色、裝飾、結構)
通體施釉,呈溫潤青綠色調,屬於典型越窯青瓷風格,釉層透明潤澤,具玻璃光澤。瓶腹通景刻劃盛開蓮花與纏枝紋樣,紋飾以利刀深刻,線條勻稱流暢。花瓣與卷葉間布局工整,具裝飾性與宗教象徵意涵,釉中隱現紋飾立體感強,展現越窯刻花技藝之成熟。

4.用途說明
本器應為日常室內供飾或小型插瓶之用,亦可能作為禪室、文房雅具。其莊重造型與宗教圖案亦可作為禮器或供器,具有靜謐莊嚴的文化氛圍。

5.燒製程序
胎土細潔緻密,經輪製成形後陰乾,再以利刀刻飾蓮花紋樣,施一層淡青釉,入還原焰龍窯高溫一次燒成,溫度約在1180°C至1220°C之間。燒成後器物胎釉結合緊密,釉面厚潤而不流。

6.文化價值
本器體現北宋越窯在青瓷刻花技法上的高峰成就,是禪意與工藝完美結合的實例。蓮花象徵清淨、出塵,乃佛教重要意象,反映當時文人與信仰審美之融合,亦可視為北宋青瓷由實用向藝術昇華的重要代表。

7.設計參考
此件花口與刻蓮花組合形式為當代設計提供典雅靈感,適用於香具、插花器、文創陶瓷之現代詮釋,亦可作為高端陳設品之造型藍本,融合宗教象徵與古典藝術之美學價值。

 
相關連結:

中國歷代經典陶瓷介紹

中國陶瓷燒制遼金宋代時期簡介

瓶與尊的介紹

歷代青釉瓷器燒製工藝的演變

歷代越窯瓷器燒製工藝演變

陶瓷的造形與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