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062 唐代邢窯白釉素面無紋佛教行爐
高9×10.5cm
時代:唐代時期(公元618-907年)
窯口:邢窯(今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一帶)
簡介:
1.尺寸與器形描述
本器通高9公分、口徑10.5公分,造型呈高足短頸、直壁筒狀爐體,上端平口微內凹,口緣寬展,整體比例勻稱穩重。爐身與底座一體成型,底座作圓階式,層次明確,具有良好支撐與安定效果。
2.時代與窯口說明
本器為唐代邢窯作品,出產於今河北邢台一帶。邢窯為中國北方白瓷的代表窯口之一,創燒於北齊,盛於唐代,對中國白瓷發展有深遠影響。
3.工藝特點(釉色、裝飾、結構)
通體施白釉,釉色潔白溫潤,略泛米黃調,光澤柔和。器表無任何刻花或貼飾,為純粹素面設計。「無紋」風格展現出唐代邢窯追求極簡與潔淨美學的傾向,同時也顯示釉層施作與燒成技術之成熟。
4.用途說明
本器為佛教儀式中專用「行爐」,屬可提可置式香具,常用於僧人行道儀式中攜香薰行進,亦可安置於佛前小型壇場或供桌上作禮佛供香之用。
5.燒製程序
採精煉細白瓷胎,器成後以含鐵量極低的高嶺土釉施於全器,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此類高足行爐製作需同時控制爐身與底座結構強度,避免變形或傾斜,製作難度高。
6.文化價值
本器體現唐代佛教與陶瓷工藝的結合,是宗教儀軌專用器的經典範例。其潔白無紋之釉面,不僅契合佛教淨潔觀念,亦為北方白瓷技術成熟的象徵,具高度審美與歷史意義。
7.設計參考
本器之高足圓基結構,與今日部分佛教壇前香爐仍有相似設計,可作為現代宗教空間或文創陶瓷設計中供器造型的直接參考。
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