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056 唐代邢窯白釉刻線紋鏤花蓋薰香爐

高13×10.5cm

時代:唐代時期(公元618-907年)

窯口:邢窯(今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一帶)

簡介:

1.尺寸與器形描述
本器高13公分,口徑約10.5公分,器身呈圓筒形,底部外撇圓圈足。蓋頂設圓珠形鈕,蓋面鏤空五瓣花形開孔,腹身滿施細密直線刻紋,整體比例勻稱,造型雅緻。

2.時代與窯口說明
本器為唐代邢窯製品。邢窯為中國北方唐代最著名的白瓷窯口之一,位於今河北邢臺南宮一帶,其白釉潔白細膩,胎質堅密,風格端莊,是唐代白瓷的代表。

3.工藝特點(釉色、裝飾、結構)
本器施白釉,色澤潔淨潤澤,透明度佳。蓋面鏤雕花瓣形通氣孔,兼具實用與裝飾功能;腹部刻劃直線條紋,線條均勻工整,展現唐代高超的刻紋工藝與審美。釉面略有自然流釉與光澤變化,富有時代風貌。

4.用途說明
此器為薰香爐,用於焚燒香料、香丸,蓋上開孔有助於香煙逸出,常用於佛教供養、文人書齋或居家清供,亦可作為驅蟲除穢之用。

5.燒製程序
採分段成型工藝,蓋、鈕、身分別成型再組合。刻紋與鏤雕於施釉前完成,全器施白釉後一次入窯高溫氧化燒成,燒成溫度約1250°C,表現出邢窯白瓷特有的純淨與透亮質感。

6.文化價值
此薰香爐不僅展現唐代白瓷在造型、裝飾與功能上的完備結合,亦反映當時佛教文化與生活美學的融合。鏤雕蓋設計兼具審美與功能,代表唐代香文化中「形隨功能」的藝術觀。

7.設計參考
此器之造型、鏤花蓋與刻紋風格,可作為現代香器設計與生活陶藝之借鑑,亦可應用於禪修空間、文創香具設計等領域,強調古雅實用兼備的審美理念。

 
相關連結:

中國歷代經典陶瓷介紹

中國陶瓷燒制隋唐五代時期簡介

中國香爐與香料簡介

歷代白釉瓷器燒製工藝的演變

歷代邢窯瓷器燒製工藝演變

陶瓷的造形與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