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048 唐代邢窯白釉塑獅蓮座佛教薰香爐

高35.3×18.7cm

時代:唐代時期(公元618-907年)

窯口:邢窯(今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一帶)

簡介:

1.尺寸與器形描述
本器分為蓮座形底座、缽形爐體與獅子塑像蓋三部分,總體高度達35.3公分,為同類器物中少見的大型作品。底座為仿木雕蓮花高座造型,層次清晰,挺拔莊嚴。爐體呈缽形,蓋上立有一尊威儀雄壯之佛教獅像,造型生動,神態具足,蓋面亦設透氣孔以利薰煙釋放。

2.時代與窯口說明
此器出自唐代邢窯,邢窯為中國北方白瓷重鎮之一,盛產米白至純白色釉瓷器。唐代時期邢窯燒製佛教供器與高級日用器尤為發達,為貴族與寺廟所重。

3.工藝特點(釉色、裝飾、結構)
通體施米白釉,釉層潤澤凝厚,色澤溫潤如玉,展現邢窯高超釉質掌控。底座與爐體以模印及手工雕刻裝飾蓮瓣與雲紋,蓋上獅像由單獨雕塑後結合而成,細節豐富,鬃毛、眼神均細緻刻畫。整體結構對稱嚴謹,組合嚴密。

4.用途說明
本器為佛教薰香爐,置於寺廟殿堂、佛像前或禪房中,供奉與祈福之用,亦可能為高僧持香禮佛所用。獅子象徵佛法守護者,增添宗教象徵意涵。

5.燒製程序
由高嶺土拉坯或模製成形後,分段雕塑(如獅蓋),局部施印花與雕飾,再施米白釉,經一次高溫氧化燒成。蓋與座應分燒後組合。

6.文化價值
本器集造型藝術與宗教信仰於一體,體現唐代佛教藝術與邢窯白瓷工藝之結合,為研究唐代宗教用器、白釉技術與窯口風格的重要實物。大型蓮座器形亦反映唐代佛教禮器制度與審美。

7.設計參考
其佛教獅造型與蓮座設計,可為當代宗教器皿、香道器具、佛堂陳設及雕塑設計提供靈感。釉色與浮雕結合亦具現代陶瓷創作參考價值。

 
相關連結:

中國歷代經典陶瓷介紹

中國陶瓷燒制隋唐五代時期簡介

中國香爐與香料簡介

歷代白釉瓷器燒製工藝的演變

歷代邢窯瓷器燒製工藝演變

佛教與工藝相輔相成

陶瓷的造形與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