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013 唐代邢窯米白釉細頸玉壺春瓶
高13×7.5cm,簡豐源先生捐贈。
時代:唐代時期(公元618-907年)
窯口:邢窯(今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一帶)
簡介:
1.尺寸與器形描述
本器高13公分,口徑約7.5公分,整體造型呈玉壺春瓶式,腹部圓鼓,頸部細長直上,微外撇口,圈足平整,器形勻稱穩重,曲線流暢。
2.時代與窯口說明
此器出自唐代北方著名白瓷窯口——邢窯,為中國早期高品質白瓷的代表。唐代邢窯位於今河北邢台,白瓷製作技術成熟,遠銷海內外。
3.工藝特點(釉色、裝飾、結構)
器表施米白色釉,釉層細膩溫潤,泛淡雅乳白色光澤,屬典型的邢窯高溫還原燒成特徵。釉色均勻覆蓋至器底足緣,釉面光潔滑潤,無明顯裝飾紋樣,以簡約造型呈現純粹工藝之美。
4.用途說明
玉壺春瓶原為盛酒之器,亦可作供品或裝飾用具。唐代寺院及貴族家中常見此類瓶式,具實用與陳設雙重功能。
5.燒製程序
器物以細白瓷土拉坯成型,經修坯、乾燥後施以米白釉,再於高溫還原氣氛中一次燒成,溫度約1250–1300°C。其高白度與致密性為邢窯所特有。
6.文化價值
玉壺春瓶乃唐代審美中圓潤、秀美的經典代表之一,邢窯白瓷更因「類玉似銀」之稱,為歷代文人雅士所稱道。此器體現早期白瓷技術的成熟與北方窯口的高峰工藝水準,極具研究與收藏價值。
7.設計參考
本瓶比例勻稱,適合作為現代花器、室內雅飾設計原型,亦可用於陶藝創作教學之瓶形範式,彰顯中國古代簡約之美。
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