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010 唐代黃釉瓷花斑雙繫執壺

高22.5x16cm

黃釉的起源

釉是附著於陶瓷坯體表面的玻璃質薄層,有與玻璃相類似的某些物理與化學性質,一般以長石、石英、黏土等為原料。釉的化學組成為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鐵、氧化鈦、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鉀、氧化鈉等,經溫式球磨調成油漿,用浸、噴、澆等方法施於坯體表面焙燒而成。由於所含金屬氧化物的不同,以及燒成氣氛的各異,釉色有青、黑、綠、黃、紅、藍、紫等(白釉其實是無色透明釉)。

黃釉的起源:漢代的鉛黃釉首開黃釉裝飾之先河。隋唐黃釉分兩類,低溫以三彩為主,高溫以壽州窯黃釉為代表。遼代尚可見黃釉,而宋金元時期少見。按傳統說法,明代黃釉以弘治”嬌黃”首推第一。明清各朝將官窯黃釉的標準燒造延續下來,成為皇家規範。內外普施黃釉的瓷器被尊稱為”黃器”,又稱”殿器”。

另: 壺罐缸的介紹

「壺、罐、缸」都是以陶瓷或其他材質製成的容器。「壺」是小口大腹、多有壺蓋,漢代與之前的朝代,壺沒有流(壺嘴),唐代的壺頸短流也短,宋代的壺流長而彎曲。壺通常用來盛裝酒漿、茶水或其他東西。如:水壺、酒壺、茶壺、鼻煙壺。

「罐」可以盛物、裝水或做烹調使用。造型特點是口徑大腹豐且深,脛部內收,大底足。多為直口,一般有蓋。如:糖罐、茶罐、藥罐。「缸」是一種圓形寬口、腹大底小,用途多完。如:米缸、水缸、魚缸。

文:標竿創意陶瓷社教公益網 整理

花瓷雙系注子 北京故宮博物院典藏

花瓷雙系注子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高27.1釐米,口徑12.2釐米,底徑12.5釐米。 注子口外卷,短頸,長圓腹,平底。肩上一側置短流,另一側置連於頸、肩的曲柄。另兩面各置一圓系。釉呈黑褐色,施釉不到底,肩部有大塊藍斑3組,柄、口、頸、系均微帶藍斑。 此注子造型古樸典雅,黑褐色釉面上星星點點自然流溢的藍色斑紋,頗增添其藝術魅力,是唐代注子的典型之作。 注子亦稱「執壺」,是古代酒器而非茶壺。盛行於唐中期至宋代,是由魏晉南北朝以來流行的雞頭壺或盤口壺演變而來。唐代早期,器身矮胖,頸短,腹部渾圓飽滿,流短,施釉不到底。晚唐、五代時,器身加長,頸部加高微細,腹呈橢圓或瓜形,流與柄加長,顯得輕盈秀麗。宋代壺身更趨瘦長,以瓜稜形為常見,流、口和柄加高,部分製品常與溫碗配套使用。

相關連結:

中國壺型的演變

陶瓷的造形與裝飾

中國陶瓷燒制隋唐五代時期簡介

中國黃釉瓷器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