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027 南北朝洪州窯黃釉文房鴿子形擺件紙鎮
高13.5x16cm
陶瓷的造形與裝飾
陶瓷的造形與裝飾,主要有以下八項:
仿生瓷:仿生瓷也稱象生瓷,是指仿造現實生活中的生物、器物等不同物體而燒制的瓷器,中國歷代仿生瓷,是以仿動物、仿植物、仿動植物表皮、仿古代銅器造形為主,到了清代乾隆時期仿生瓷範圍擴大極為廣泛,尤其在仿擬器物方面,有:仿青銅器、仿漆器、仿木紋盒、仿大理石紋、織金錦等,均可達到亂真的程度。
彩陶:一般指古代帶有彩繪花紋的陶器。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屈家嶺文化、大汶口文化等文化和青銅時代的辛店文化等文化中都有發現。在陶胚的表面用黑、紅色顏料畫上有幾何圖形、花卉、動物紋樣等花紋,燒成後,花紋附著器表,不易脫落。另有一種彩繪方式是陶器燒成後畫形,彩易脫落,或稱「燒後彩繪陶」。
彩瓷:彩瓷,也稱“彩繪瓷” ,是在瓷器表面加以彩繪,主要有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兩大類。釉下彩始於三國時期東吳釉下彩繪瓷。唐代有唐青花、長沙窯釉下彩、繪瓷。元代有元青花、釉裏紅、明清時期開始出現釉上彩,有粉彩、鬥彩、五彩、琺琅彩、淺絳彩,彩繪瓷的全盛時期,以景德鎮窯成就最為突出。
刻花:陶瓷器裝飾技法之一。刻花是在尚未乾透的器物坯體表面以鐵刀等工具刻制出花紋,然後施釉或直接入窯焙燒。刻花的刀法分「單入側刀法」和「雙入正刀法」,前者刀鋒一側深,一側淺,截面傾斜;後者刀鋒兩側垂直
划花:陶瓷器裝飾技法之一。在半乾的器物坯體表面以竹、木、鐵扦等工具淺畫出線狀花紋,然後施釉或直接入窯焙燒。划花手法靈活,線條自然、纖巧。它用工具直接在坯體上划刻,操作簡便,整體感強。
印花:陶瓷器裝飾技法之一。以有花紋的陶瓷的模印印具,在尚未乾的器物坯體上印出花紋,或用有紋樣的模子制坯,直接在坯體上留下花紋,然後入窯或施釉入窯燒制。印花規格統一,操作簡單,節省工時,生產效率較高
剔花:陶瓷器裝飾技法之一。先在器物坯體表面施釉或施化妝土,並刻划出花紋,然後將花紋部分或紋樣以外的釉層或化妝土層剔去,露出胎體。施化妝土者罩以透明釉。器物燒成後,釉色、化妝土色與胎地形成對比,花紋具有淺浮雕感,裝飾效果頗佳。
貼花:有「模印貼花」、「塑貼花」和貼花紙貼花等,是瓷器裝飾技法之一。貼花是將模印或捏塑的各種人物、動物、花卉、鋪首等紋樣的泥片用泥漿粘貼在已成型的器物坯體表面,然後施釉入窯焙燒。貼花紋樣生動,逼真,具有較強的立體感。
文:標竿創意陶瓷社教公益網 整理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