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051 漢代綠釉陶雙耳蓋獸紋三足香爐

高11.5×15.8cm

1.尺寸與器形描述
通高11.5公分,腹徑約15.8公分。爐身呈扁圓腹形,下承三柱狀實足,爐身兩側對稱設有橫向扁耳。配有覆碗形蓋,蓋面中心設立鈕,周圍飾有凸起獸面與幾何紋飾,構圖對稱嚴整。

2.時代與窯口說明
此件器物屬西漢時期典型綠釉陶器,推測為中原地區(如河南、陝西)出土。漢代綠釉陶製作技術成熟,常用於隨葬明器,仿青銅器形制製作,象徵日常器用與宗教祭祀延續。

3.工藝特點(釉色、裝飾、結構)
胎質細緻,通體施綠釉,釉色光潤中帶自然流痕與開片紋理。蓋面刻飾獸紋與雷紋,浮雕清晰,具有裝飾與象徵意涵。三足與雙耳結構穩固,與青銅鼎式禮器造型相似,為仿銅陶香爐之一。

4.用途說明
本器為香爐,用於焚香禮佛、祭祀或淨化空間。亦可能為明器,置於墓室中象徵生者焚香祭祖、香煙通靈之功能。其形式融合實用性與精神象徵,兼具禮器與生活器皿意涵。

5.燒製程序
以模具成型結合修坯雕飾,低溫鉛釉燒製,燒成溫度約在800℃左右。釉層中含銅成分,呈現自然綠色調。部分器表因時代久遠而產生釉斑、裂紋與光澤退化,為判斷時代的重要依據。

6.文化價值
此器表現漢代「以陶代銅」的文化趨勢,造型嚴謹、裝飾華麗,反映漢代禮器制度與審美觀。蓋面獸紋象徵辟邪,具護祀意涵,展現陶藝與宗教信仰的結合。

7.設計參考
其三足與蓋飾設計可作為現代香器或文創品設計靈感,適用於香薰爐、造型收納器、桌飾等延伸用途,古意盎然,形式穩重而富文化象徵。

 
相關連結:

中國歷代陶器的發展歷程

中國陶瓷燒製秦漢時期簡介

中國香爐與香料簡介

歷代綠釉瓷器燒製工藝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