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019 漢代綠釉陶博山蓋奩式香爐
高22x19cm
1.尺寸與器形描述
本器為帶蓋香爐,高22公分、寬19公分,器形圓鼓束腰,下承三足,蓋作山形隆起狀,整體造型近似「奩」,即古代盛器、化妝盒形制,故稱奩式香爐。蓋部山巒起伏,猶如傳說中的仙山「博山」,富有宗教象徵意涵。
2.時代與窯口說明
此香爐為西漢至東漢時期的隨葬明器,可能出土於河南或陝西一帶,屬中原地區常見之綠釉陶製品。當時綠釉陶盛行於貴族及富裕階層墓葬,反映其信仰與生活方式。
3.工藝特點
器身以細緻陶土模製成形,蓋為模印山形構件貼合而成,胎體堅實,表面施鉛釉,呈現深綠釉色,具玻璃質感。經長年埋藏,釉面出現自然剝落與氧化斑駁,為典型漢代出土陶器特徵。
4.用途說明
香爐主要作為喪葬明器使用,象徵通神達仙,與「升仙」、「辟邪」之意念有關。此類香爐亦可陳設於墓室之中,代表死者在冥界的精神寄託與尊榮地位。
5.燒製程序
製作時先以輪製與模製技術成型,再於乾燥後施鉛釉,入窯於約800°C之低溫氧化氣氛中燒成。器表綠釉為高鉛釉,能產生透明亮澤效果。
6.文化價值
漢代博山香爐盛行於宗教興起與神仙思想流行的背景下,象徵人與神靈、陰陽兩界之間的聯繫。本器反映漢代藝術對自然山形的抽象化處理與對來世空間的構想,是漢代喪葬陶器中具有代表性的品類之一。
7.設計參考
本香爐在外型結構上兼具實用與象徵美感,適合應用於現代文創產品設計,如博山造型香器、仿古擺飾與漢風香道配件等,展現古代造型語彙的當代表達。
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