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001 漢代黑陶長頸鼓腹薑頭瓶

高35.5×20.5cm

1.尺寸與器形描述
本瓶通高35.5公分,腹徑約20.5公分。瓶身上小下大,頸部細長挺直,與圓鼓形腹部銜接自然,底承小圈足。瓶口外撇微收,整體線條柔和,曲線轉折勻稱,造型典雅穩重,屬典型薑頭瓶制式。

2.時代與窯口說明
本器為漢代中期黑陶作品,常見於河南、山東及陝西一帶之陪葬陶窯系統。該類瓶形承襲自戰國晚期長頸陶瓶傳統,為漢代日用與明器系統中的代表器形之一,具有明顯的地域與時代特徵。

3.工藝特點(材質、裝飾、結構)
器體以細質黏土拉胚成形,未施釉,採高溫還原氣氛燒成,使其呈現深灰至黑色光澤。表面無明顯裝飾,僅存輪製痕與燒成火斑,體現漢代器物樸素沉穩的審美風格。長頸與鼓腹之比例關係極為協調,展現出漢代成熟的造型掌握。

4.用途說明
此瓶為漢代常見陪葬明器,象徵生前盛酒、貯水之用。因其細長瓶頸與小口設計,亦方便插放草木、香料或封閉貯藏。部分宗教傳說中,此類瓶器後被佛教視為「收妖瓶」造型之來源,具象徵性的禁制與淨化功能。

5.燒製程序
器物成形後待半乾狀態進行修整,然後入窯於約1100°C高溫下以還原氣氛燒成。燒成過程中炭素進入胎體,形成黑陶特有色澤與質感。其不施釉卻可見自然光澤,展現古人對火候與氣氛掌控之高超技藝。

6.文化價值
本瓶為漢代典型的明器瓶形,兼具實用、象徵與審美意義,是研究漢代陶器系統、陪葬制度與工藝技術的重要實物。其沉著深黑的表現與極簡造型,也體現出漢代文化的莊重與克制精神,具有高度學術與藝術價值。

7.設計參考
此瓶造型穩健、比例優美,是古代陶器中最具現代極簡風格的代表之一。可轉化為當代花器、香具或藝術擺設設計元素。其黑陶質感與長頸鼓腹線條,亦可融入現代家具與陶瓷藝術創作中,激發出具有東方古意的當代語彙。

 
相關連結:

中國歷代陶器的發展歷程

中國陶瓷燒製秦漢時期簡介

瓶與尊的介紹

陶瓷的造形與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