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003 春秋時期原始青瓷針刻紋簋式三足薰爐
高8.5x16cm
1. 尺寸與器形描述
本器高約8.5公分,口徑約16公分,整體呈簋式形制:圓腹鼓起、口沿外撇、底承三足,兩側對稱附有短立耳。器身比例均衡,線條簡潔穩重,整體形制小巧卻莊嚴。器身滿布密集點狀裝飾,細緻均勻,具強烈裝飾效果。
2. 時代與產地說明
本器為春秋時期原始青瓷製品,推測產自長江中下游或鄱陽湖流域的早期青瓷窯口,是陶瓷工藝由灰陶進入高溫釉陶過渡階段的重要成果。此類簋式薰爐在春秋至戰國時期貴族墓葬中屢見不鮮,為禮儀與生活用器並重之物。
3. 工藝特點(材質、裝飾、結構)
胎質堅實細膩,外施一層薄青釉,釉色黃褐泛青,表面光澤柔和。器身密布以尖針刺刻而成的細密點紋,俗稱「針刻紋」,紋理整齊、層次分明,裝飾效果類似編織紋或獸皮感,展現早期工匠對紋飾組織的掌握與審美趣味。
4. 用途說明
此器為小型薰爐,主要用於焚燒香料或香草以薰香空間,亦可用於薰衣祛穢,屬春秋貴族階層生活與祭祀常用之器物。其三足設計有利於炭火通風與安全擺置,口部寬敞便於投放香料或加蓋罩蓋(今遺失)。
5. 燒製程序
全器以輪製成型,乾燥後進行針刻紋裝飾,再施以薄青釉,入窯高溫燒成。燒成氣氛為還原或不完全還原,胎釉結合尚不成熟,局部可見釉層不均、氣泡與縮釉現象,是原始青瓷的典型技術特徵。
6. 文化價值
此器融合原始青瓷工藝與禮器造型,並具備薰爐功能,兼具宗教儀式、日用實踐與藝術美感。針刻紋裝飾風格具有濃厚地方特色,是春秋時期工藝技術與審美風尚的重要實物見證。
7. 設計參考
本器造型典雅古樸,點紋裝飾極具節奏感與觸覺性,極適合作為現代陶藝創作、仿古家居擺設、薰香器具與文創產品的設計參考,尤適於展現東方靜謐氣質與古意禮儀氛圍。
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