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011 商代原始青瓷刻劃橫線紋三足陶罐

高14x14cm

1. 尺寸與器形描述
本器高約14公分,口徑與腹徑比例均衡,器身呈圓鼓狀,底部設有三短足支撐,整體結構穩定。口緣直立,頸部略短,器蓋平頂,與口徑密合,整體造型古樸莊重。

2. 時代與窯口說明
本器為商代時期原始青瓷作品,推測出自長江中下游或其周邊早期窯場,當時尚處於從陶器過渡至瓷器的初期階段。此類器物多見於墓葬出土,具有明顯的原始瓷過渡特徵。

3. 工藝特點(釉色、裝飾、結構)
胎體較厚實,經高溫氧化燒製後呈現淡青色釉層,表面釉質略顯粗澀。器身通體以刻劃橫線紋為裝飾,線條均勻整齊,展現早期工匠對稱構圖與刻繪技術的掌握。釉層不均,略見窯變斑駁,反映原始青瓷的技術局限。

4. 用途說明
此器為陪葬明器之一,並非實用炊具,主要象徵亡者生前生活用器,以達「事死如事生」之禮制理念,傳遞對死者的尊重與思念。

5. 燒製程序
製作流程包括選土、拉坯成型、乾燥雕刻、單層施釉與高溫焙燒,窯內氣氛屬還原性,釉料可能來自天然含鐵礦物,未經精煉,釉色與厚度較不穩定。

6. 文化價值
本器展現了商代原始青瓷在形制與裝飾上的發展階段,對理解從陶器向瓷器轉變的技術與審美脈絡具有重要價值,也是研究早期喪葬文化與禮制制度的實物依據。

7. 設計參考
其樸素而對稱的器形與刻紋,可為現代陶藝創作提供靈感,特別適合在復古風、考古風設計中援用早期幾何構圖與天然質感。

 
相關連結:

中國歷代原始瓷的發展歷程

中國陶瓷燒製夏商周時期簡介

歷代青釉瓷器燒製工藝的演變

中國歷代冥器與陪葬品簡介

陶瓷的造形與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