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007 商代原始青瓷印紋鱗片紋大肚陶罐

高17x24cm

1. 尺寸與器形描述
本器通高17公分,腹最大直徑24公分,口緣略外撇,短頸微束,器肩平滑過渡至大腹,下收平底。整體比例圓潤厚實,氣勢沉穩,具有典型商代盛裝與儲藏用器的實用結構。

2. 時代與窯口說明
此罐為商代晚期所製,屬原始青瓷發展初期的典型器物,推測產地可能位於河南或浙江地區之早期窯口,如淅川、原陽、慈溪一帶,為青瓷化過程中兼具陶器胎質與部分瓷化釉感的過渡實例。

3. 工藝特點(釉色、裝飾、結構)
通體施以高溫氧化氣氛燒成,器表呈淺青黃調,部分區域帶有玻璃質感,推斷為原始青瓷。器身布滿密集鱗片狀印紋,紋飾連續而均勻,製作時以模印工具壓印於半乾陶胎之上,具強烈裝飾感與視覺節奏。

4. 用途說明
此類大腹陶罐多作為食物、水或穀物的貯藏器具,亦可能作為禮器或陪葬品出現於墓葬中,具實用與儀式雙重功能。

5. 燒製程序
使用細密陶土成型後,經陽乾、印紋、打磨等工序,再行高溫燒成,溫度約攝氏1000至1100度,形成接近瓷化但未完全透光的原始青瓷結構。

6. 文化價值
本器具體展現原始青瓷由陶入瓷的技術過程,反映商代中後期器物製作已具規模化、裝飾性與功能性融合的成熟風格,對研究青瓷源起與中國古代陶瓷演進有重要參考價值。

7. 設計參考
此件可作為現代陶瓷設計中「圓腹器形」、「重複圖案」、「淺釉質感」等元素的創作靈感,亦適合博物館教育與歷史陶瓷復刻參考使用。

 
相關連結:

中國歷代原始瓷的發展歷程

中國陶瓷燒製夏商周時期簡介

歷代青釉瓷器燒製工藝的演變

壺罐缸的介紹

陶瓷的造形與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