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002 馬家窯文化彩繪人字紋雙耳陶壺
高13.5x17cm
時代:馬家窯文化(約西元前2300–前2000年)
窯口:屬甘肅地區馬家窯類型彩陶窯系統
簡介:
1. 尺寸與器形描述
本器高約14.5公分,壺身最大腹徑約18公分,圓腹漸收底,短頸,寬口,肩部對稱設有一對橫系耳。器形均衡對稱,線條柔和流暢,為典型馬家窯文化日用儲液陶器。
2. 時代與窯口說明
馬家窯文化為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西北地區的重要彩陶文化,廣泛分布於今甘肅、青海一帶。該文化彩陶具高度抽象與幾何裝飾特徵,為仰韶文化的後續發展階段。此器應產自甘肅省境內之彩陶窯系。
3. 工藝特點
- 胎土與製作:器胎為紅褐陶,手工塑形,表面細緻打磨,具高度製陶水準。
- 彩繪裝飾:通體彩繪對稱排列之粗線「人字紋」,配合平行斜線構圖,黑褐色礦物顏料施彩後焙燒固定,繪工均勻穩定。
- 結構設計:雙耳功能性與視覺平衡兼備,可繫繩吊掛或固定,體現實用與裝飾性兼容的設計思維。
4. 用途說明
此陶壺應作為日常生活儲水或盛液器具,兼具運輸與貯藏之功能。另亦有可能為隨葬明器,反映當時人們對生活器用與死後世界儀式的精神寄託。
5. 燒製程序
陶胎以手工拍打成形,表面施彩後進入氧化氣氛低溫燒成,燒成溫度約為攝氏800–1000度。未施釉,屬典型素燒彩陶,燒後彩紋嵌入胎面,色澤穩定持久。
6. 文化價值
馬家窯文化彩陶是史前中國彩陶藝術的重要成就。此件人字紋雙耳壺,展示了對稱構圖的幾何美學,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秩序、圖騰與審美意識的高度發展。對研究新石器時代裝飾語言與社會行為具有實物依據與美術價值。
7. 設計參考
此器之線條與圖紋可應用於現代陶藝、文創家居設計與平面視覺轉化。特別是人字紋與雙耳結構,具有強烈裝飾性與歷史感,可作為品牌紋樣、工藝禮品或文化展品之靈感來源。
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