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釉瓷的由來與遊牧民族

中原北方馬背上的民族,自古過著遊牧生活,他們喜歡藍天白雲的天氣,綠色草原上羊群如白雲一般,與藍天白雲相映生輝,呈現祥和的自然美,另外中原北方冬季酷寒,白天紅色的太陽可帶來溫暖,晚上紅色的炭火可以驅離寒冷,又可享受烤肉,導致中原北方的遊牧民族在颜色上,偏好白色、藍色、綠色、紅色,沒想到此一顏色上的偏好,使中國瓷器在白釉瓷、藍釉瓷、綠釉瓷、紅釉瓷的發展上大放異彩。

銅紅釉的燒制工藝在陶瓷工藝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高溫銅紅釉銅紅釉為色釉,產生了鈞窯、宣德祭紅、郎窯紅、豇豆紅等紅釉瓷;以高溫銅紅釉為裝飾釉,則產生了釉裏紅、青花釉裏紅等彩繪瓷。

《中國陶瓷》關於高溫銅紅釉的創燒朝代和窯口的說法有兩種,一是宋朝的鈞窯破天荒地第一次燒成高溫銅紅釉;二是唐朝的長沙窯最早燒成高溫銅紅釉,兩者相差約300年,令人不解。真實的狀況是長沙窯的窯工首先發現了銅紅,當時燒製技術並不成熟,但銅紅釉的起源歸功於他們,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到了宋代,河南的鈞窯才掌握了銅紅釉的燒造技術,開始生產帶有紅斑或紫紅斑的鈞瓷。

銅紅釉是專業名詞,它是指以銅作爲高溫著色劑應用到瓷器裝飾上。在唐代以前的中國傳統釉彩中,銅主要用於綠色低溫鉛釉的著色,稱低溫「銅綠釉」,唐代的長沙窯開始用銅作爲高溫釉彩的著色劑,稱高溫「銅紅釉」;根據現代化學分析資料來看,釉中的銅離子含量如果超過了2%,在弱還原氣氛中會燒出綠色,如果低於2%,在弱還原氣氛中會燒出紅色。

歷史上記載,唐代「安史之亂」之後,大量工匠爲躲戰亂而紛紛南遷,使得長沙成爲了多地文化匯聚之地,長沙窯作爲商業性窯口,作坊主和窯工有更強烈競爭意識,既然燒白比不過邢窯,燒青比不過越窯,在名窯夾縫中求生存的長沙窯,就獨闢蹊徑燒製彩瓷,導致長沙窯,古代稱”銅官窯”,發明了銅紅釉及釉下彩,這兩樣的發明對中國陶瓷史上具有重大的貢獻。

元代蒙古人南下江西景德鎮,在燒製象徵青天白雲的「青花瓷」之後,因為遊牧民常燃火烤肉「喜紅」是他們的傳統,於是創燒了「釉裡紅」瓷器,釉裡紅是「釉下彩」瓷器的一種,以氧化銅做發色劑,彩繪於白色瓷胎上,再施以透明釉,入窯以攝氏1,280度高溫還原氣氛燒成,之後又創燒了「青花釉裡紅」瓷器,釉裡紅用銅還原燒呈色,但氧化銅在攝氏800℃以上即會蒸發;而青花則用鈷料氧化燒1300℃呈色。要同時處理釉下青花和釉裡紅兩種要求不同温度、不同呈色金屬、不同燒結方法,難度甚高。 所以燒製「青花釉裡紅」,製作工序十分嚴謹,稍有偏差就會失敗。接下來胎薄通體高溫銅紅釉瓷,元代在景德鎮瓷工努力下也燒製成功,但良率不高產品少見,多在官府使用。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他姓「朱」,朱是紅色,早年朱元璋頭繫紅巾打天下,以紅色頭巾為標記,取得勝利後建立朱明王朝,明成祖朱棣在北京修建皇宮紫禁城,紫禁城所有城牆都是紅色,可見明代對紅色的偏愛,導致紅釉瓷在明代發展至高峰。

「霽紅」色似初凝的雞血,為皇帝祭祀用的紅釉瓷,也稱「祭紅」,「寶石紅」,傳在配製釉料時摻入珊瑚、瑪瑙、玉石等珍貴粉料,至明永樂初期才燒製成功,永樂後期燒制數量大增,明宣德時期達到藝術高峰,明末燒制技術一度失傳。

清代是遊牧民族建立的朝代,更偏愛紅色,除了保留故宮城牆的紅色,所有官帽的帽頂也都是紅色,失傳的宣德紅釉瓷在康熙的重視下,由江西巡撫郎廷極監造下復燒成功,稱「郎窯紅」。相對郎窯紅釉面光亮奪目,清代康熙晚期出現色調淡雅,含有粉質猶如紅豇豆一般的「豇豆紅」,豇豆紅小件居多。

清雍正時期模仿宋鈞窯紫彩釉斑,創燒出「窯變紅釉」。乾隆早期窯變紅釉尚能保持雍正時的特點,隨後將紅藍面積相等或紅色大於藍色,器物口沿處以及底部的釉色沒有改變,更具宋鈞窯效果。

咸豐至宣統時期的瓷器燒造水平陷入低潮,僅有光緒朝瓷器製作工藝較有起色,但也無法與雍正、乾隆時期相提並論。

文:丁紹傑2021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