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燒制元明時期簡介

在蒙古人統治的元代(1271-1368),中國陶瓷並未停滯不前,反而出現了重要的發展。因此,很多元代的瓷器往往被後人當作宋代作品,或者之後的明代作品。但是,進入20世紀以後,歐美學者對元代陶瓷的樣式研究有了突破,逐漸開始了解這一時期的陶瓷歷史。

元代陶瓷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便是著名的青花瓷,即在白地上以青藍色做圖案的瓷器。青花本意為「青色的紋樣」。青花屬於釉下彩的一種,首先將成形的器物素燒後,然後用含有氧化鈷的顏料在器面上繪製圖案,最後再外罩無色透明釉或青釉,最後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元代除了使用鈷顏料生產青花瓷器外,還有使用紅色的銅顏料製作所謂的「釉里紅」。

洪武帝朱元璋在建國次年的洪武2年(1369年)頒布聖旨,規定宮廷內的祭祀器具一律使用瓷器。出身貧農的朱元璋倡導節約,反對在宮廷祭器中使用昂貴的金銀器,此舉使中國瓷器在精緻上更上一層樓。在元代,隨著景德鎮的青花瓷獨領風騷,宋代以前頗為流行的定窯白瓷和耀州窯青瓷逐漸衰落。但是傳統青瓷產地之一的浙江龍泉窯的青瓷卻依然活躍在國內外市場上,大量出口海外。

明代(1368-1644)陶瓷的代表是設置御器廠(官窯),專為宮廷供應瓷器的是景德鎮窯。當時華北的磁州窯與華南的龍泉窯仍在繼續發展,但在陶瓷史上占據最重要地位的瓷器幾乎都出自景德鎮的官窯及民窯。明清兩代的帝王往往採取一代一年號的慣例,而且官窯瓷器往往會在器身上燒制如「大明宣德年制」等年代落款。因此,後世研究者往往就以各個年號來稱呼各個發展時期的瓷器,例如「成化鬥彩(又稱豆彩)」、「萬曆五彩」等。

明末清初,景德鎮民窯向國外出口的瓷器種類較多。1602年荷蘭海軍在緝拿的葡萄牙商船上發現了大量中國瓷器,此後中國便開始向歐洲大量出口瓷器。由於這類青花瓷常常出現在17世紀荷蘭等歐洲各國的室內畫、靜物畫等的畫面中,因此可以推測是16世紀末到17世紀的萬曆年間作品。這一時期,中國也生產了大量的五彩瓷器並出口到日本、東南亞、歐洲等地。

文:標竿創意陶瓷社教公益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