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進入隋代後,北方地區在鉛釉陶的傳統以及南方青瓷燒造技術上,開啟白色陶瓷器燒造的新頁。邢州窯為北方的白瓷窯,從北朝開始延續至五代十國。其餘五窯都在南方,均以燒制青瓷為主。唐代的中國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陶瓷行業格局,南方各地多以青瓷為主,而北方則主要生產白瓷。
隋唐兩代繼續生產及發展之前的青瓷、白瓷、黑釉瓷和鉛釉陶,到了8世紀末,陶瓷器已經進入了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同時,陶瓷器也開始成為出口海外的商品之一。從東南亞和西亞等地的考古中,發現了大量唐代青瓷和白瓷,可見唐朝的陶瓷器已經在國際上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和商用價值。唐代陶瓷器的代表作,就是色彩華麗的三彩陶器(又稱「唐三彩」),這種陶器用低火度燒成,主要還是用於隨葬品,並不是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的陶器。另一代表作,就是長沙窯的釉下彩,釉下彩就是將鐵、銅等呈色劑摻入顏料,用毛筆在未燒制的瓷器上繪飾圖案,然後再覆蓋上一層釉並焙燒,使色彩從釉下呈現,大大提升了美觀度。
五代時期雖然短暫,但是戰亂並未影響陶瓷的發展,各個時期的君主對陶瓷的發展也很重視。五代主要燒制青瓷和白瓷,後周世宗就曾做夢夢見一種天青色的瓷器,命全國各大窯口燒制,最終柴窯燒制成功,世宗評價“雨過天晴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可惜後來失傳。這也是中國傳統工藝的一個弊病。獨門技藝往往獨守,不願公開、結果最後失傳。據說有一處生產「雨過天晴」青瓷的柴窯,但目前仍未發現,早在明清時期就有許多匠人傾盡心血也未能重現,所以素有“片柴值千金”的說法。
文:標竿創意陶瓷社教公益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