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瓷與越窯青瓷介紹

青瓷也稱青釉瓷,青瓷是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它是中國燒制最久的瓷器,從漢代燒到清代從未間斷,青瓷色調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還原焰」氣氛中焙燒所致;「還原焰」是指瓷器燒制中,在空氣供給不充分的狀況下,產生的一種火焰。要想燒出美麗的青瓷,就必須有效控制窯內的還原焰。一般來說,還原焰越充分,釉中著色金屬的氧化越好,此時青瓷的色彩就會越漂亮。

青瓷的燒制,遇上含鐵量不純或「還原焰」不充分,青瓷的顏色就會呈現土黃色或黃褐色,這種土黃色或黃褐色的青瓷,並不是瓷工想要燒出的青瓷,可説是青瓷中的不良品,我們稱它為「黃色青瓷」比較妥當。

早在商周時期我國就出現了青瓷,與後來成熟期的青瓷比較,氣孔較大,胎料中雜質較多,釉色還不夠穩定,故稱為原始青瓷。青瓷歷經春秋戰國時期的發展,到東漢有了重大突破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北各地燒製青瓷更為普遍,瓷窯增加,種類繁多,質量進一步提高,南方和北方所燒青瓷各具特色。南方青瓷,一般胎質堅硬細膩,呈淡灰色,釉色晶瑩純淨,常用類冰似玉來形容。河北景縣北齊封氏墓出土的青瓷蓮花尊,造型非常漂亮,堪稱北方青瓷的代表作。

青瓷的著名窯口,在南方可以越窯,龍泉窯,南宋官窯為代表,在北方可以北宋官窯,汝窯,耀州窯為代表,以下介紹越窯青瓷:

越窯位於浙江省慈谿、餘姚、上虞、紹興一帶,在唐代屬越州管轄,故稱越州窯,簡稱越窯。越窯在東漢到南宋的一千多年燒造歷史裡,經歷了創燒、發展、鼎盛和衰落的發展過程。中唐至北宋早期的兩個世紀是越窯的鼎盛時期,其生產規模、工藝水平、產品質量在各大名窯中均居領先地位。而且還遠銷亞洲、非洲的近二十個國家和地區。

東漢是越窯青瓷的初創時期,青瓷的燒製成功是浙江地區原始瓷的工藝發展和技術積累的必然結果。這一時期的青瓷產品在成型、燒制工藝上與原始瓷一脈相承,器型、裝飾上多有仿銅器和漆器。東漢至三國期間瓷胎較白呈淡灰色,少數胎質較松,呈淡淡的土黃色,釉色以淡青色為主,淺雅明亮,少有黃釉或青黃釉。器物紋飾簡樸,常見有弦紋、水波紋及葉脈紋等。燒制上多用三足支釘疊燒,故盤、碗內底留有三足支釘痕。

三國西晉是越窯青瓷的第一個發展高峰,產品種類特別是冥器非常豐富,如雞籠、狗圈、豬圈、男女俑等。裝飾題材和裝飾技法多種多樣,而以動物題材最為普遍和重要,有以動物形象作為整體造型的,如羊形獨台、蟾蜍水盂等,有作為局部裝飾的,如雞頭壺、虎頭罐、獸足洗等。最有代表性的是集多種動物形象和人物、亭台樓閣於一身的堆塑罐,這種大型的冥器構造複雜、形象眾多。

越窯青瓷在三國末至西晉這個時期,瓷器胎體稍厚,胎色較深,呈灰色或深灰色。釉層厚而均勻,普遍呈青灰色。常見的裝飾是在器物的口沿和肩腹部劃弦紋或壓印斜方格網紋、聯珠紋、忍冬紋和鳥獸紋等。網紋起於吳末終於東晉,西晉時盛行。西晉晚期出現褐色點彩,應用十分廣泛,東晉時弦紋仍常見。南朝時以刻劃蓮瓣紋或荷花紋為主,花瓣多用3-5條劃線組成,且沿用至唐初;褐色點彩依然流行,但褐點縮小,呈小圓珠形,排列細密,與東晉時有別。西晉時則用鋸齒口的盂形墊具疊燒,故盤、碗內底留有一圈鋸齒痕。東晉仍沿用此法,但已出現坯件之間只放幾顆圓形泥珠(托珠)墊隔,器物內底留有圓形泥珠痕跡。

東晉時越窯漸趨停滯,南朝時明顯低落,至隋代時已是奄奄一息了,在浙東地區幾乎難以找到隋代的越窯遺址。器物種類減少,雞頭壺較流行,堆塑罐和其它小冥器不再生產,動物形象大大減少,且多消瘦呆板。以褐色點彩和蓮瓣紋為最主要的裝飾,蓮瓣紋盛行於南朝,折射出當時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和影響。由於這一時期社會的動盪和經濟的惡化,越窯一直在走下坡路,但依然有一些賞心悅目的產品。

唐代早期,瓷業生產還未走出低谷,進入中唐以後,制瓷技術進一步改進,大量使用匣缽裝燒,瓷器質量顯著提高,窯址數量劇增,以上林湖為中心的瓷業迅速拓展,在其周圍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銀錠湖以及上虞、鎮海、鄞縣等地相繼設立窯場,規模宏大,窯場林立。唐代這個時期瓷器器胎質地細膩緻密,呈淺灰、灰或淡紫色。釉層勻淨,呈黃色或青中泛黃,滋潤而不太透明。紋飾 唐代偏重造型和釉色且追求玉的效果,故紋飾簡練,常見的紋飾有龍鳳、壽鶴和花卉等.其裝飾技法以劃花為主,劃花線條較粗;也有少量印花,刻花和鏤雕。在工藝上唐代基本採用托珠墊隔,晚期才開始用匣缽裝燒,質量大有提高,所燒器物基本滿釉,底足內有數個圓形泥珠痕。

唐代晚期,以上林湖越窯為代表的瓷業生產已進入了鼎盛狀態,制瓷技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階段。產品種類繁多,製作精緻,造型優美。器型有碗、盤、盞、杯、盆、缽、壺、罐、盒、水盂、碗、唾盂、燈、香熏、瓶、鳥玩等,釉色純淨,光澤、滋潤,「如冰似玉」,隱露精光;器表裝飾有刻劃花、印花、褐色彩繪和鏤雕等;花紋有荷花、荷葉、荷花飛鳥、雲、龍魚等;刻線條流暢粗放,刀法熟練;器物普遍採用匣缽裝燒,有一匣一件和一匣多件裝燒。

五代時期江浙一帶的吳越國,較少戰爭,越窯的瓷業生產能夠繼續發展,產品質量仍獨步天下。器物造型釉色、裝飾及裝燒工藝等方面繼承唐代風格,器形繁多,胎壁普遍減薄,造型變得輕巧優美,折射出以釉色和造型取勝的時代風尚。

北宋早期,越窯繼續繁榮發展,器物造型精巧秀麗,釉色青綠,純淨而透明;盛行纖細劃花裝飾,技法嫻熟,圖樣簡潔清秀。裝飾題材廣泛,有鴛鴦戲荷,雙蝶相向、龜伏荷葉、雙鳳銜枝、鸚鵡對鳴、鶴翔雲間、鳥棲花叢,還有人物紋、牡丹紋、蓮瓣紋、水波紋、纏枝紋、龍紋等,形象生動逼真,栩栩如生。

北宋中期,制瓷工藝漸趨衰退,產品質量明顯下降,但仍偶見工藝精湛的產品。至北宋晚期,器物大多採用明火裝燒,製作粗糙,刻劃花紋簡單草率,釉色灰暗,缺乏光澤,品種趨向單調,瓷業生產已完全衰落。

五代至宋代越窯瓷胎體厚重、堅緻,胎色灰白。黃釉逐漸減少,青釉多數帶灰色,釉層透明。但劃花線條趨細,刻花裝飾亦不盛行,光素無紋的器物仍占很大的比例。北宋時盛行花紋裝飾,採用刻、劃、鏤、雕和堆雕等多種手法,常見紋飾有蝴蝶、鴛鴦、鸚鵡、游魚、孩童和花卉等。五代至宋時還出現以長條細泥墊隔,故有的器物底足內留有數段長條細泥痕 跡。五代的餘姚窯場是吳越錢氏燒貢瓷的主要窯場。其造型多為杯、盤、碗、壺、托、瓶等日用器皿,且以刻花裝飾。其紋飾題材以人物、山水、走獸、花鳥、草蟲、花卉為主。釉色純正,刀法嫻熟,工藝精良,是越窯中的上乘之作。吳越降宋後,瓷器產量減少,宋以後由於龍泉窯的興起,越窯逐漸衰落。

南宋初期,由於朝廷征燒祭器和生活用瓷,促使上林湖寺龍口、低嶺頭、開刀山一帶瓷業生產再度興旺,出現了一個新的短暫繁榮時期,但好景不長,龍泉窯的興起越窯終於停燒。

文:標竿創意陶瓷社教公益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