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釉,也稱為柿色釉、紫金釉,釉色名稱複雜至今混淆不清,是一種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高溫釉。其釉料中含氧化鐵和氧化亞鐵的總量較高,達5%以上。
東漢晚期,醬釉瓷器出現在南方江浙地區,兩晉時期得到發展,南北朝時期,北方瓷窯也開始燒造製,成熟的醬釉瓷器是在隋唐時期出現。宋、遼、金時期,醬釉瓷器的生產遍及全國,但以北方的定窯、耀州窯和當陽峪窯為主,其中定窯燒制的紫金釉瓷,胎薄而輕,質地堅硬,釉面平整並反射出紫光,明曹昭《格古要論》稱之為「紫定」。
元、明、清時期,隨著全國瓷業中心在江西景德鎮形成,導致全國醬釉瓷的燒制在景德鎮一枝獨秀。清代是醬釉瓷器發展的巔峰時期,此時的醬釉瓷器釉面潤亮,閃爍著金屬般的光澤,被稱為「紫金釉」,於是紫金釉在清代成為醬釉瓷器的代名詞。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漢代的「醬釉劃花水波紋鋪首耳陶壺」,註明是仿銅壺造型燒造,這件漢代釉陶屬於低溫鉛釉,釉面的光澤較强,釉色介於黃褐色與棕紅色之間,經科學測試其著色劑主要為氧化銅和氧化鐵,釉中含適量的銅便呈現美麗的翠綠色,含適量的鐵則呈現黃褐或棕紅色。
仿銅器的釉色,漢代稱「醬釉」表示釉的顏色是棕色,也就是咖啡色,宋代稱「柿色釉」表示釉的顏色是偏紅的棕色,也就是紅棕色,清代稱「紫金釉」表示釉的顏色是紫金銅(純銅、紅銅)的顏色。綜合以上個人認爲把「醬釉」、「柿色釉」、「紫金釉」改稱為「仿銅釉」最為妥當。
文:丁紹傑,20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