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釉瓷的由來與遊牧民族

中原北方馬背上的民族,自古過著遊牧生活,他們喜歡藍天白雲的天氣,綠色草原上羊群如白雲一般,與藍天白雲相映生輝,呈現祥和的自然美,另外中原北方冬季酷寒,白天紅色的太陽可帶來溫暖,晚上紅色的炭火可以驅離寒冷,又可享受烤肉,導致中原北方的遊牧民族在颜色上,偏好白色、藍色、綠色、紅色,沒想到此一顏色上的偏好,使中國瓷器在白釉瓷、藍釉瓷、綠釉瓷、紅釉瓷的發展上大放異彩。

中國從周朝就有五正色之説,這五正色是:青(藍)、赤(紅)、白、黑、黃,分別與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相對應,故也稱五方正色,並把其他顏色視為間色,間色在古代不受歡迎,尤其是紫色,因為孔子曾經說:「惡紫之奪朱也…」。

我國在漢代以鉛做為釉料燒製出「鉛釉陶」,鉛釉陶有黃、褐、綠等色,其中「綠釉陶」最為常見。鉛釉陶的熔點低,燒至攝氏七百到八百度,釉就可以薄薄的掛在胎上。由於綠釉是薄薄的一層,容易剝落,不適合當日用品,因為日用品需要長時間使用,所以常見的綠釉陶,都是用在陪葬品,也就是冥器。

漢代的人視死如生,重視厚葬,希望這些陪葬品隨著逝者的靈魂,到了另一個世界繼續享用,久而久之,綠釉陶被視為死人用的東西,一般日用品老百姓不用綠釉陶瓷,陶瓷業者也就不燒了。唐代官服規定,六品為深綠色,七品為淺綠色,可見綠色在唐朝仍不受重視。

唐代鞏縣窯燒出唐三彩,釉色有黃、綠、紅、藍、白、褐等多種,常以黄、绿、藍為主色,唐三彩的燒制採用的是二次燒成法。它的胎體是用白色的粘土製成,在窯內經過 1000-1100℃的素燒,經過冷卻再施以彩釉入窯以850-950℃燒製完成。唐三彩與漢綠釉陶的用途相同,主要用於陪葬品,也就是冥器。但唐三彩衍生的單色綠釉陶瓷,漸漸的開始盛燒。

從各大博物館展示的唐代鞏縣窯綠釉陶瓷,多數與佛教有關,少數與北方遊牧民族有關,因不受漢文化「忌綠」的影響而出世。

隋朝初期,契丹分別臣服於隋朝與突厥,李世民滅掉突厥後,契丹歸附唐朝。武則天篡唐後,契丹人反唐,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916年稱帝,國號契丹,947年遼太宗改國號爲遼,中國歷史上稱遼國。

遼人尚綠:遼國由契丹族建立,契丹人逐水草而居,過著遊牧的日子,草原是綠色的,遼人有「以綠為吉」的風俗。宋代與遼國最近的窯口就是河北的定窯,定窯瓷人基於遼國的市場需求,向河南的鞏縣窯習得製作綠釉瓷的工藝,把綠釉瓷發掦光大,因此有了「綠定」之名。

「遼人喜白」定窯成了北宋生産白釉瓷的重鎭,又因「遼人尚綠」生產出精緻的釉釉瓷,連帶影響了漢人的偏好,從北宋定窯出現滿緑的剔花瓷枕,可以發現綠釉瓷到了宋朝己有了生活用品,不像過去只用在陪葬品。

北宋生產最優的白秞瓷及綠釉都在定窯,定窯(今河北曲陽縣)距離遼國不遠,導致遼國南下搶佔定窯,結果北宋這重要的窯口,曾在宋跟遼的拉鋸戰中五次易手。

據《遼史》記載,遼代手工業的工匠主要來自戰爭中俘獲的漢人和渤海人,遼代制瓷業的發展當然也不例外。遼代官窯在缸瓦窯與林東窯兩處,但燒製的精質白瓷不多。精質白瓷主要在龍泉務窯燒製,龍泉務窯的窯址在北京門頭溝龍泉務村,它是華北地區最大的遼金瓷窯遺址,總面積2.76萬平方米。

龍泉務窯先燒製白釉瓷,再燒製綠釉瓷,最後與缸瓦缸(今內蒙古)一起燒製出黃、綠、白為主色的遼三彩,遼代的「遼三彩羅漢」,色彩之豐富,造型之精美,至今舉世聞名。

遼人與蒙古人同為遊牧民族對藍色(青天)白色(白雲)有共同的偏好之外,所以元代蒙古人南下江西景德鎮,首要焼製的瓷器就是藍白相間的青花瓷,接下焼製的是藍釉瓷,直到元代後期,景德鎮才燒製出低溫的孔雀綠釉瓷,由於顏色偏蓝色,又稱“孔雀藍”。

綠釉瓷到了明清時期,才燒製成功,高溫綠釉中有郎窯綠,蘋果綠,低溫綠釉中有孔雀綠、瓜皮綠和秋葵綠,這些都是著名的綠釉瓷器。

文:丁紹傑2021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