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020 清代青花釉裡紅小花瓶

高11x6cm

中國青花釉裏紅介紹

青花釉裏紅,俗稱”青花加紫”,是在青花間用釉裏紅加繪紋飾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

青花,是指用青花料描繪圖案花紋,然後施透明釉,在以1300C左右的高溫一次燒成的釉下彩。釉裏紅,是指用銅的氧化物(銅花)為著色劑配製的彩料,在坯體上(或先施以青白釉的坯胎土)描繪紋樣,再蓋一層青白釉,然後裝匣入窯,經1250C~1280C的強還原焰氣氛,使高價銅還原成低價銅,呈現嬌妍而沉著的紅色花紋。

釉裏紅是我國的傳統釉下彩裝飾之一,它是用銅作著色劑的色料在坯體上描繪各種紋樣,然後施透明釉經過高溫還原氣氛燒成,在釉裏透出紅色的紋樣,故稱”釉裏紅”。 因燒成合格品很困難,故其產品極為名貴。釉裏紅有單獨裝飾的,但大多數與青花相結合在一起進行裝飾而稱為”青花釉裏紅”。其特點既有青花的”幽靚雅到致,沉靜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裏紅的渾厚壯麗,豐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高雅而又樸實的藝術風格。因此,青花釉裏紅瓷成為我國珍貴的品種之一。

把青花與釉裏紅組合在一件瓷器上,成為一個新的藝術精品,這是元代景德鎮陶瓷藝人的一項創造性成就。釉裏紅顏料隻有塗布達到一定厚度才能呈紅色,而且一旦呈色,顏色都比較濃,因此它不能產生顏色深淺的層次變化。青花的呈色,類似于水墨畫,隨著顏料塗布厚度的變化,可以產生由淡到濃的各種顏色效果。因此,青花彌補了釉裏紅呈色層次變化的不足,而釉裏紅則豐富了青花瓷的色彩。從燒成技術上看,要得到好的釉裏紅和青花顏色,各自都需要在特定的燒成製度下進行。現在,要將兩種顏料在統一的燒成製度下燒成,必須尋找在同一製度下燒成的釉裏紅配方和青花配方。即使在現代的九十年代,用柴窯燒製青花釉裏紅瓷,仍然需要熟練的燒窯師傅才能掌握窯爐氣氛,且不能大量生產。

另: 瓶與尊的介紹

「瓶」在古代及現在都腹大小口的裝水、裝酒、裝液體的容器,如:酒瓶、花瓶。但花瓶的口,也有大的,多為花口瓶。現代的瓶多爲玻璃製品,古代的瓶在頸部常有雙耳的裝飾。

「尊」是一種陶瓷容器的統稱,在先秦時期是盛酒的容器,用於祭祀。安徽博物院藏有祭祀用的西周原始青瓷尊。在道教方面,南京博物院藏有青瓷熊尊,蘇州東吳博物館的青瓷神獸尊,在佛教方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有北朝青釉仰覆蓮花尊,都是極為精美,富有宗教意義。宋代以後瓷尊盛行,形制爲敞口,粗頸、深腹、圜底、圈足,常用於盛酒或做陳設器,如汝窑三足尊、出戟尊。清代景德鎮窯有蘋果尊、魚簍尊、石榴尊,造形多樣都是精美的瓷器。

文:標竿創意陶瓷社教公益網 整理

相關連結:

古代瓷器常見的十種花瓶

陶瓷的造形與裝飾

中國陶瓷燒制清代民初時期簡介

中國彩繪陶瓷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