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鬲陶鬹與鬲式爐

在台北故宮博物館的展廳裡,有一尊造型別致的陶罐,它像鳥又不像鳥,有三條粗腿,昂首闊步,猶如一隻想一飛沖天的老鷹,這極具藝術感的陶罐,是上古時代煮水的炊具,我們稱它「白陶鬹」因為它是白陶的材質,從「陶鬲」改良而來。

「陶鬲」是煮食的炊具,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五千年前,陶鬲有三個粗壯的袋足,可增加炊具的受火面積,因為有快鍋的效果受到當時的歡迎,約至戰國時期才漸漸消失。

「陶鬲」用於倒水並不方便,於是當時的陶藝家把「陶鬲」增加了壺流及壺把,改名為「陶鬹」成了中國地區最早有提把的壼,由於它美麗又實用,極受當時的歡迎,後來被青銅器「盉」所取代。

青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時期,此時袋足逐漸縮小,因增加許多精美紋飾,已不適合火煮轉為盛食器。西周中期青銅鬲曾一度盛行。戰國晚期隨著灶台的普及,逐漸被釜取代。

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瓷爐的器型因佛教的傳播而多樣化,到了宋代,南宋官窯參考周代青銅鬲燒製出鬲式爐,之後各代都有燒製鬲式爐,其中以宋代龍泉窯燒製的鬲式爐最有名。

宋龍泉窯在爐上施粉青釉,燒製後明澈温潤,葱翠如玉,腹部至足突起三條稜線,釉薄處呈現淺白色,俗稱“出筋”,此一不出釉面的淺白痕跡,被後世視為傑出的設計,深具觀賞價值。

 

文;丁紹傑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