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123 南宋湖田窯青白瓷塑鼓釘釜形香爐
高7.5x10cm
湖田窯簡介
湖田窯是江西景德鎮古窯,在今景德鎮東南竟成鄉湖田村。湖田窯創建於五代燒制青瓷和白瓷。宋代以燒制青白瓷最為有名,明清時期達到全盛時期。湖田窯器形優美,釉色豐富,以青花瓷、白瓷和五彩瓷最為著名。湖田窯在明朝中葉結束,前後歷六百餘年。1982年,湖田古瓷窯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白瓷的胎體白度很高,披覆上去的釉層在比較厚的地方,會隱現著淡淡的青色,因青中泛白、白中透青,有著很詩意的名字,叫做「影青」、「映青」或是「隱青」。湖田窯青白瓷造型美胎體薄,裝飾技藝更是獨步青雲,特別是刻花、劃花技法,產品多以盤、碗為主。
文:標竿創意陶瓷社教公益網 整理
釜形爐與釜形花器
生活中常聴到成語「釜底抽薪」,「破釜沈舟」,也聴過「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描述三國曹丕嫉妒其弟曹植的故事,那麼釜是什麼?
最早的釜是陶釜,產生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從「釜底抽薪」一詞中可知「陶釜」是一種炊具,斂口、圓唇、圜底是其特徵,必須架上石塊上使用。別以為「陶釜」的使用,距離我們很遠,我們若把「陶釜」的底改平一點,再加上兩個提把,這樣「陶釜」與我們現正仍在使用的「陶鍋」,是完全一樣的。
商周時期有了銅釜,秦漢以後有了鐵釜,漢代發明了灶台,所以漢代的金屬釜在腹部上,有一圈擋板,以便配合灶台使用。
帶單耳或雙耳的金屬釜,稱鍪(音謀),帶單耳的鍪適合提倒,帶雙耳的鍪適合懸掛使用,軍人獵人在野外使用都採帶雙耳的鍪,台北故宮博物院展示的「素鍪」,就是東漢外出用的雙耳銅釜。
古代釜的造型,被後世引用的不多,我們從宋代極簡的「釜形爐」,明代的「釜形花器」,清代的「釜形花澆」,仍可看出是釜的原始造型。
相對「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唐朝,宋朝平淡無奇的極簡風就成了特色,極簡中的宋瓷能呈現它特有的含蓄與溫潤,這是至今人們所推崇的,標竿創意陶瓷科普公益網於2020年收藏一件「南宋龍泉窯釜形三足爐」,可謂宋瓷中極簡的極簡。
文:丁紹傑 2022
相關連結: